滴露心理
-
电影《哪吒2》通过三个家庭展现出的教育意义!
电影《哪吒之魔童闹海》,即《哪吒2》通过哪吒、敖丙和申公豹等角色的成长故事,展现了深刻的教育意义,以下是具体分析: 哪吒 1. 打破标签,因势利导:哪吒作…… -
《父母规12条》为了你的孩子、请一定记住这些话!
- 1 -从此刻起:我要多鼓励、赞美孩子,而不是批评、指责、埋怨孩子。因为我知道只有鼓励和赞美才能带给孩子自信和力量,批评、指责、埋怨只是在发泄我的情绪…… -
孩子不愿上学,拒绝的是什么?家长该如何应对?
Q老师,您好! 我的女儿13岁了,最近因为她不肯去学校我和她大吵了一架,激动之下我还动手打了她,孩子梗着脖子说有本事打死她算了,她死都不去上学。 我问她…… -
儿童心理学实验 | 严厉威胁,还是温柔劝诫?
★实验内容 1965年,美国人类学家乔纳森·弗里德曼做了一个实验。他召集了40名7~10岁的男孩儿,并向他们介绍了一款非常好玩儿的电池机器人。然后把他们分成A、B…… -
陈瑜:为孩子构建心理支持系统 抑郁休学成社会新问题
专访|陈瑜:做青少年心理咨询,80%以上的力气得用在家长身上 陈瑜,毕业于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,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。2018年创办家庭教育品牌“少年大不同”,20…… -
2024年全国心理学教学工作研讨会举办 共商培养创新人才
2024年全国心理学教学工作研讨会15日在广州大学召开。研讨会以“培养心理学创新人才,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”为主题,全国150多所高校300余名专家学者参会。 教…… -
-
马娟:不要让孩子的“心理灰尘”积压下来
今年35岁的马娟是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心理咨询师协会的心理咨询师,持有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证书。2023年7月,宁夏(银川)12355青少年服务台搭建,她每周在此…… -
大咖会客厅 | 彭凯平:如何让孩子活出有意义的人生
采访对象 彭凯平,清华大学心理学教授、博导,清华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,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原院长,清华大学心理学系首任系主任,清华大学幸福科技实验室(…… -
-
看病不用请假 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周末门诊全面升级
学生群体和上班族看病有多难?工作日请假,担心耽误工作学习;周末去医院,又害怕约不到专家,各类辅助检查不齐。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,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(以下…… -
重庆精神卫生中心为86岁老专家尹承德贺寿
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(以下简称“中心”)原院长尹承德86岁的生日。中心特意为尹承德老先生举办了一个简朴而热烈的生日会。中心在家领导班子成员、相关科室负责人、…… -
-
大咖会客厅 | 陶新华:在乎胜过对错,取舍成就幸福
采访对象: 陶新华,博士,临床心理学硕士生导师,中国心理学会首批注册心理督导师,苏州大学心理健康中心前主任、总督导。 主要观点: 夫妻间的分歧大多无关…… -
周烁方:守护孩子的心理健康 父母要与“龄”俱进
人之所以为人,是因为在成长过程中,受到来自父母、家庭、社会的养育,从而获得了一些只有人类才有的心理结构与功能。比如,从获得“自我中心”感到建立“人我边…… -
抑郁症日趋年轻化 彭凯平:压力之下,如何提高心理“韧性”?
抑郁症日趋年轻化 彭凯平:压力之下,如何提高心理“韧性”? 发布时间:2024-10-14 10:45:01 | 来源:中国网心理中国 | 作者:辛闻 10月10日是第33个世界精…… -
-
他曾创立国内第一条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 专访费立鹏
“我迷上了中国,所以在离开时就知道自己还会回来。”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危机干预研究室主任、上海交通大学教授费立鹏(Phillips Michael Robert)说。 这位在中…… -
-
对话心理咨询师:青少年抑郁,几乎都和养育有关
心理健康行业,青少年常被比喻成“矿井里的金丝雀”,这些鸟儿羽毛鲜亮、歌喉动听,但却对空气中一氧化碳的浓度非常敏感,微量的一氧化碳泄露就会让它们无法歌唱…… -
大咖会客厅 | 傅春胜:观人观己,从冲突走向幸福
主要观点 婚姻不幸常常源于我们对伴侣的不满意。通过静观练习,我们可以看见彼此的不容易,疗愈自己,理解伴侣,最终实现个人成长与婚姻和谐。 受访者 |傅春…… -
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出现了问题,家庭亲子关系不好,怎么处理?看看重庆心理咨询师协会的陈邻老师怎么说
陈邻老师近二十年来专注于儿童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成长工作,取得了可喜的成绩。 擅长: 1) 儿童、青少年心态调整与心理建设 学习动力激发 厌学问题辅导 网络…… -
-
海蓝博士:做到8个相信 孩子能用自己的方式发光
拥有保持相信的能力,父母才能放下焦虑和恐惧,走进孩子的内心,和孩子一起战胜困难迎接挑战。 海蓝博士,“海蓝幸福家”创始人,情绪转化和关系梳理专家,《不…… -
中国工程院院士丛斌:心理健康贯穿人的整个生命周期
在繁忙的生活中,我们常常能听到家长们对孩子学业压力的抱怨,也能在网络上看到青少年因抑郁、焦虑等心理问题而寻求帮助的求助信息。这些现象不禁让人思考,为…… -
院士陆林:解决儿童精神科医生短缺亟待政策支持
孩子如果出现心理问题,可以向谁求助? 流调显示,我国6-16岁儿童青少年精神心理疾病患病率为17.5%,高于成年人患病率。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评估,我国有3000万17…… -
谢斌:职业倦怠是一种病,与抑郁症密切相关
7月16日至18日,博鳌亚洲论坛全球健康论坛第三届大会(以下简称“大会”)在北京举行。 本届大会主题为“健康无处不在——可持续发展的2030时代”,大会设置了“健康…… -
热点访谈 | 原生家庭并非个人宿命 如何在超越中成长?
热点访谈:原生家庭文化的传承与超越 □陈向一/华中科技大学深圳协和医院精神科原主任、教授、主任医师 □沈家宏/广州中医药大学硕士生导师、家庭治疗师、精神科…… -
MBTI是“玄学”还是科学?专访北师大心理学教授许燕
“我被确诊为INFP了!” 近日,在社交平台由四个字母代表的“调停者型人格”频登热搜,这是MBTI中16型人格的一种人格类型。因被一些网友称为“第一内耗人格”,伴随…… -
陈瑜:为孩子构建心理支持系统 抑郁休学成社会新问题
专访|陈瑜:做青少年心理咨询,80%以上的力气得用在家长身上 陈瑜,毕业于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,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。2018年创办家庭教育品牌“少年大不同”,20…… -
张健:强化自主融合,让自闭症等儿童有尊严有质量地生活
特殊人群包括患自闭症、发育迟缓、阿斯伯格、心理问题等群体,希望整个社会,可以了解他们的行为,接纳他们的样子,帮助他们自主融合发挥优势,让他们有尊严、…… -
校长圆桌派|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最优解在哪里?
教育,始终都为全社会层面所关注。为进一步引领家长解决教育过程中遇到的痛点问题,齐鲁晚报·齐鲁壹点联合淄博市教育局推出了对话栏目——《校长圆桌派》。 《校…… -
-
李玫瑾解读未成年人犯罪心理特征 他们因何犯罪?
犯罪心理学专家李玫瑾:孩子犯罪是家校教育的缺失 当遇到有关未成年人的恶性事件发生时,人们惊诧、痛心的同时也不禁反思,家长、学校、社会,到底该怎样努力…… -
心理咨询师尹依依:心理健康事业需要青年人推动
“当前中国的心理健康公益事业处于发展阶段,需要青年人的加入和推动,我想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。”日前,《咨询师,我为什么不快乐》一书作者尹依依接受采访时…… -
小女孩因顶嘴被爸爸打,却再也没能醒来!父母在情绪控制方面存在哪些缺陷?父母应该如何教会孩子管理自己的情绪?
有这样一则报道:某医院,一名男子抱着奄奄一息的女儿冲进医院大门。 孩子身材瘦小,全身瘀伤,双眼紧闭,呼吸十分微弱。 医生看到孩子这触目惊心的状态,…… -
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出现问题了怎么办?家庭亲子关系不好,怎么处理?看看重庆心理咨询师协会的陈邻老师怎么说
陈邻老师近二十年来专注于儿童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成长工作,取得了可喜的成绩。 擅长: 1) 儿童、青少年心态调整与心理建设 学习动力激发 厌学问题辅导 网络成……